修水宁红茶品牌推广O2O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8|4.5分(高于98%的文档) |440|14




宁红工夫茶修水产茶,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宁红制作则始于清代中叶。光绪三十年(1904),宁红的珍品太子茶被列为贡品,故又有公茶之称。曾获俄、美等八国商人所赠之"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奖匾。修水远在唐代时就已盛产茶叶。 修水县生产红茶始于清朝道光年间(1823年),而且宁州工夫红茶很快就成为当时著名的红茶之一。"宁红"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香味持久,叶底红亮,滋味浓醇。1914年,宁红工夫茶参加上海赛会,荣获"茶誉中华,价甲天下"的大匾。1949年以后,宁红工夫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质量不断提高。1958年,两种品质优异的宁红超级茶销往苏联,经中外专家鉴评,质量达到国际高级红条标准。1983年,荣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4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茶史追溯宁红工夫茶宁红工夫,简称宁红,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主产江西修水县。修水红茶的产生,始于清道光年间。《义宁州志》记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茶砖各种"。因当时修水县属"义宁州",故所产红茶,称为"宁红"。"宁红"最盛时期为清光绪十八到二十年(1892-1894)年,输出量每年达三十万箱,修水占百分之八十,即达二十四万担。修水县作为"宁红茶"出口生产基地,经中外专家鉴定,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多次获省级和国家奖励。名茶鉴赏

修水产茶,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宁红制作则始于清代中叶。光绪三十年宁红茶(1904)宁红的珍品太子茶被列为贡品,故又有公茶之称。曾获俄、美等八国商人所赠之"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奖匾。修水远在唐代时就已盛产茶叶。修水县生产红茶始于清朝道光年间(1823年),而且宁州工夫红茶很快就成为当时著名的红茶之一。"宁红"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香味持久,叶底红亮,滋味浓醇。1914年,宁红茶参加上海赛会,荣获"茶誉中华,价甲天下"的大匾。1949年以后,宁红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质量不断提高。1958年,两种品质优异的宁红超级茶销往苏联,经中外专家鉴评,质量达到国际高级红条标准。1983年,荣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4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宁红最盛时期,输出量达30万箱,畅销欧州,成为中国名茶之一。光绪年间,罗坤化在漫江杜市开设"厚生隆"茶庄时,生产"太子茶"百箱(每箱25公斤),售给俄国茶商,每箱售价高达100两白银。俄商曾馈送"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匾额。查《罗氏家谱》(1935年重修本卷二)载有"昔吾洲贫乏,由于实业之未兴,吾将大启茶市,以扩利源而富地方,于是叶耒2,助本家春生茗战,表表出众,闻于粤商,乐得公为佐理,不数年,集款小试,独立开庄,适俄国太子游历来华,在汉阅公茶,极意褒嘉给厚值,较常倍3,宁茶之有贡品,由于防而公之名大噪商界。自时厥后,局面大开展,货价压六帮[即湖南帮、山西帮、湖北帮、广东帮、江西帮、江南帮(江、浙、皖)--编者注],连年战捷,获利不胜亿计。"郭仪庭在漫江设"义奉祥"茶庄,所产之宁红贡品,在南阳劝业赛会政上陈列,奉旨,奖给最超等文凭;宣统二年,郭敏生"义泰祥"茶庄所产之宁红贡品,亦在南阳劝业赛会政上陈列,经商部总长核定奖给最优等文凭。至1912-1913年,输出海外红茶年达20余万籍,贸易额更在千万左右。1919年,漫江莫雪珉开设的"怡和福"茶行,生产"奇奇"号太子茶,在上海出口,每磅卖价24块银元,还援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赞奖。后因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