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粮情测控系统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8|4.5分(高于98%的文档) |219|28




31选题背景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吃饭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保持粮食科学仓储和流通至关重要,因此,开发一个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粮管理控制系统,可以简化粮食存储管理过程,保障粮食的安全,减少人力,提高效率,这对于推进粮库管理的现代化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粮仓测控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科学保粮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国家粮食总产量不断突破历史新高。但国家的粮食储备状况自建国以来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全国80%左右的粮食仍采用原始的存储方式。初期,以铜电阻,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件,通过检测电阻的变化来反映粮食温度的变化为粮食保管提供参考依据。但此工作靠人一点一点测精、效率低准确性差。在粮食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粮食行业科技主管部门的人力支持,在粮食行业内、外科技工作者近30年的共同努力下,粮食检测技术不断完善、提高、并日趋成熟,逐步形成了样式繁多的粮情检测系统,为安全、科学储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储藏过程中,粮食受温度、湿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发热、霉变、虫害等情况。为了减少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损失,保障粮食的品质、质量,应该及时准确地把握粮食储藏过程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变化情况,找出其变化规律。本设计能及时检测、保存粮仓的粮情信息(如粮温),对于安全储粮、历史数据查询、分析得出储粮普遍规律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早期粮情信息检测手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储粮成本高等缺陷有明显改变作用。能产生一定期的经济效益,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2方案比较和选择本系统由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无线收发模块等元件组成,其中控制系统的选择是关键,控制芯片的选择既要求满足控制的需求,又要省钱、易操作,总而言之是要求性价比达到最高,以便花最少的钱来设计出性能较好的系统。控制中心不仅要处理检测到的数据,还要根据设置来发出相应的操作指令,因而是系统能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作为测控系统,如何获取精准的数据也十分关键,传感器在系统中是实现测量的主要环节,是测控系统必不可少的部件,如果没有传感器对信号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一切准确的测量和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几乎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量,使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在最佳状态,从而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21控制芯片的选择方案一:采用STC89C51单片机,STC89C51为STC所生产的可电气烧录清洗的8051相容单芯片,其内部程序代码容量为4KB。STC89C51主要功能列举如下:(1)为一般控制应用的8位单芯片;(2)晶片内部具时钟振荡器(传统最高工作频率可至12MHz);(3)内部程式存储器(ROM)为4KB;(4)内部数据存储器(RAM)为128B;(5)外部程序存储器可扩充至64KB;(6)外部数据存储器可扩充至6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