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137|67
|就业邦坚持以服务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为主,以坚持服务企业用人意愿为辅,不断超越,缔造非凡体验,推动社会长足发展。我们的宗旨是:为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待就业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模拟平台,体验模拟环境下各行各业的工作要求以及技能考查,同时为入驻商家进行广告宣传,为其招聘到合适的技术人才。旨在以最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就业难、择业难以及招工难的世纪矛盾。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国首家专注社会就业难题,使全国就业大军变得强大有力的团队,服务千万大众。12项目背景12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群体就业难、择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显突出。而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招工难也成为一个尴尬的话题。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就业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
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或少了。(3)大学生的就业流向过于集中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只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4)企业对工作经验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在面对同一个专业的,基本能力相同的情况下,甚至更优的情况下,往往他们选择的第一目标是有过从事相关工作经验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