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4|4.5分(高于98%的文档) |318|77




一 、 项目简介 本项目依托于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面向陕西人民,尤其面向高校学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凤翔泥塑传统文化。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宝鸡凤翔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商业环境的影响,当今凤翔泥塑艺人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使得许多传统产品近于灭绝,也使得凤翔泥塑技艺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本项目以 App为主打平台,模拟宝鸡市凤翔县六营村的 3D场景,提供给用户一个体验凤翔泥塑文化的渠道,同时开设私人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加以辅助性宣传,并以有关凤翔泥塑文化的小游戏进行宣传。同时大力开发其附加产品,如凤翔泥塑小挂饰,凤翔泥塑书签等,将其发展为一个长期性的产业。凤翔泥塑中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之类的对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憧憬与渴望以及其所具有的浓郁的乡土气息、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无疑是送礼收藏的一个极佳选择。本项目希望通过对凤翔泥塑传统文化的宣传,能使大家更多地了解到凤翔泥塑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使其得以传承发扬并结合时代特点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二、项目实施背景一、项目实施背景国内“互联网 +”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2年 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 +”理念。而在 2014年 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简单来说,“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而此次我们的项目将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翔泥塑有机结合在一起,旨在宣传我国即将消亡的传统文化。本项目依托于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面向陕西人民,尤其面向高校学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凤翔泥塑传统文化。二、凤翔泥塑简介凤翔泥塑,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陕西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至今已有 500多年历史,当地人称“泥货”。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泥塑形成了地域性强、寓意特殊、稀有以及具有博大的造型艺术等特征。作为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凤翔泥塑等多种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在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严重威胁。我们的非物质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的要求,于是无奈地衰微,以至于消亡。若干原因导致凤翔泥塑如今濒危状况突出,迫切需要得到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Ⅰ生产方面凤翔泥塑的生产工序简单,适宜规模生产和流水作业,投入要求低。再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