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314|26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智能视觉辅助可穿戴机器人创意设计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一、创意人员基本情况简介朱爱斌,博士,副教授,200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2014年至2015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现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设计理论及方法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TRIZ研究会理事,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技术创新方法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何大勇,现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罗文成,现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何胜利,现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何仁杰,现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吴玉章荣誉学院,曾参加吴玉章荣誉学院
“星火”科研训练计划,且参与华北五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并获奖。二、机器人创意设计的应用目的和实际意义21 智能视觉辅助可穿戴机器人的应用目的和实际意义失明和视力损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一个较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失明患者总数约为3700万,此外视力损伤患者总数约为161亿。中国现有失明患者约为700万人,相当于全球失明患者总数的18%。并且以每年大约 45万的数量递增,即约每分钟就会新增一位盲人。我们知道,一个生理健康的人要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信息主要通过 5种途径,即所谓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触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这些都可以获得外界的信息,但是可以取得最多信息 的,就是视觉。在借助“五感”所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80%是来自视觉。对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容易了解,也最能够信赖,因此有“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谚语。但是对于盲人而言,他们无法看见物体,因此就不能借助视觉来获取信息。他们只能通过其它感觉来获取经验。缺乏影像的资讯,使他们面临外在环境以及障碍空间的挑战要比一般正常人高出数百倍,这对盲人的日常生活自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辅助盲人和视力损伤患者安全出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 20年来,随着图像传感器成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