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法官跳槽现象研究分析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9|4.5分(高于98%的文档) |478|47




2项目综述一、项目内容概述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工作队伍在总体上是好的,但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目前的法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适应的问题。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法官跳槽是其中一个尤其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法官跳槽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法官跳槽后的去向及企业高价聘请他们做“法务”工作的现象备受大众关注。本课题旨在透法官跳槽这一现象去分析我国法官队伍建设管理上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深入分析导致法官跳槽的原因,探讨并以期改革体制和机制中的某些弊端,健全我们国家的法治生态,让每一位法官和立志要做法官的学子,不仅能够有与法律同等的职业尊严,更能让他门敲下的每一声法槌,都能堂堂正正定格在天平正中间。本课题是基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法官跳槽事件而提出的,力图挖掘深层原因并针对此提出切实有效对策而选的最新课题。通过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发现目前为止专家学者针对此项事件的研究并没有非常系统规范化的成果,因而该项是一个易被忽视和不受重视的现象的研究课题,现有专家学者研究论证的阐述不够体系化。基于此,我们做出相关方面细致的研究,加以完善和丰满这方面的研究,以期弥补该现象研究方面的缺陷。二、课题研究路径与方法(一)研究路径1、通过网络等方式收集各种法官跳槽情形;2、对收集到的各种情形进行分类,分析跳槽原因等;3、从现有法官管理内容出发,深入分析导致跳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二)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法学是实践之学,法治人才培养研究必须依托法学教育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实践。通过对高等法学院校和法律实务部门的深入调查,研

3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要的法治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协同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现状、问题与解决思路。2、文献分析方法。在梳理现有文献资料和对国内外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和机制的理论来源、理论基础进行分析。3、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吸收借鉴各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通过分析法官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负面情形,揭示问题的成因,找寻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助于提升法官管理针对性与有效性2、研究方法独特:从负面问题解析入手,寻找解决法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3、现实性突出: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法官管理新常态背景下,提升法官管理的有效性以及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对自身工作的高度认同感,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法官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4、研究角度新颖:通过网络手段,将当下与法官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与传统法官管理漏洞缺陷结合研究,凸显了法官管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5、综合性强: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单独从法官自身心理状况方面或法官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的,此次项目研究将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具有全面性,得出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四、团队情况概述(一)团队指导老师赵全宇,西北政法大学党政办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主要成果有第11届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试论人本德育生成的社会文化基础——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模式的构建。(二)团队成员与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