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众号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8|4.5分(高于98%的文档) |176|51




教育类的app在校园推广方面的营销要分阶段来看待:第一个阶段:种子用户的获取,在产品刚刚上线或者上线前,通过线上论坛、话题炒作、地推等手段获取一部分种子用户。但是要注意这些种子用户的定位、属性要有把握;第二个阶段:市场扩张阶段,互联网产品在产品打磨好后就可以尽快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了;用户推广的手段有这样几种常规的手段:1、线上SEO、SEM、广告投放、商店投放、积分墙,对于内容和交易型的产品,线上营销营销是重中之重,而且线上营销可以排除地域等的限制,快速的铺开;2、线上用户运营,在积累了初步的用户流量后,可以用营销活动来不断的拉高流量,在流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投放广告来推活动(交易型的活动一般是打折促销,例如双十一等,还有节日、事件营销);3、用户传播,这是属于用户运营的一部分,但是抽出来单独说是很多营销的从业者都在做,但是缺乏指导。从粉丝见面会,粉丝礼物回馈等。用户传播机制需要精心设计,先要找到有传播属性的活跃的用户,使其成为产品的传播的活跃载体,达到疯狂传播的效果,推荐看看《引爆点》,这本书对于用户传播有系统的解释;4、地推;这块包括路演、宣讲会、DM派发、硬推等,这块根据不同的产品而定,建议单价每个渠道都可以尝试一下,标记号效果,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之路,并迅速的铺开;5、品牌经营,公关、媒体曝光、校园中的活动和框架投放,树立好品牌形象,当然刚开始的品牌定位就需要好好构思,避免走弯路;第三个结算;市场成熟期,这时的特点是市场大局一定,或者占据一定的市场规模,主要的市场动作由攻势转为守势,市场方面整理出常规的运营手段,保持品牌、市场优势即可;在线教育不做校园天理难容随着51Talk无忧英语完成C轮5500万美元融资,在线教育产品又一次被推向了封口浪尖。无论是老牌的新东方,还是后来崛起的教育品牌,重点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在线教育成为未来教育的主导趋势似乎非常乐观,VC对于在线教育更是情有独钟:新东方在线,51Talk,开课吧,我赢职场,百度旗下的传课网和作业帮等等。一、前期品牌为先,切忌急功近利

所有想做校园的产品的目的初衷基本上都是要用户,在线教育也不例外,但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想要人用你的产品,就需要让人知道你的产品,这就是一个品牌灌输的问题。以新东方在线为例,新东方在线的校园渠道,自创立之初,便将目标瞄准了品牌传播。无论是校园物料覆盖,还是校园讲座,无论是团队聚会,还是拓展训练,新东方在线的校园团队一直都是以品牌传播为目标,开展相关的线下+线上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开展,将新东方在线的品牌渗透进学生群体之中。1,自有主导品牌宣传活动例如,新东方在线的校园团队经常组织公益活动,团队建设,通过线下的落地活动,再以线上平台为扩散点,将活动的效果最大化。现在许多公司或者学生团体都会经常搞一些公益活动,同时,公益活动对一个品牌来讲,作用力可能远远大于其他方式,而校园团队可以以组织的形式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不仅可以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吸引关注,同时,也能够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但是,个人提醒:做公益,不要只为了噱头,要真真切切的去用心去做。在这一点上,我和新东方校园渠道负责人双哥的意见是高度一致。2,联合其他品牌宣传活动我经常说,单靠一家之力是很难做出大的效果,需要进行联合开展,人多力量大,资源也更加丰富。例如由《新锐杂志》举办的中国校园大赛,新东方在线的校园团队和魔漫相机的校园团队积极响应,并非常好的借力使力,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2014年的暑假,很荣幸的以当时小米校园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新东方在线校园团队南方大区省级负责人在上海的一次拓展训练,参加之后我在想,如果所有的校园渠道都是顺势而为,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校园渠道夭折。二、中期校企合作,加大用户群体我将在线教育产品分为三大类:英语类培训,职业类培训,技术类培训。如何进行合作,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策略1,比如英语类的在线教育产品,同样以新东方在线为例,当校园团队开展如火如荼的校园活动的时候,如果与相关学校的外语学院,外语协会等达成合作,公司为相关组织提供必需的支持,将自己的产品作为学生的一种平台,那么结果,是否会很愉快呢?新东方在线校园团队在2014年的时候策划执行了一场“一人一颗糖”的活动,在包括陕西,山东,天津等高校开通线下实体课程,针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培训,不仅得到了学校官方的认可及支持,同时,公司内部也给予大量的曝光,奠定了新东方在学生心目中英语培训的老大地位。有趣,有用,是线下活动得到最佳效果最好考评方式。2,比如职业类的在线教育产品,例如开课吧,我赢职场,如果与各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接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可以拒绝这种诱惑。很多公司希望通过校园渠道来带大量的新增,弥补线上渠道趋于饱和的状况,这种思维无可厚非。无论是校园渠道还是其他渠道,最终的目标都是实现订单和新增的增长。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如果只关注新增的数量,那么最终会导致很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