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试剂耗材采购管理平台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8|4.5分(高于98%的文档) |282|92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1执行总结11公司创办概述河北助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15年9月,是国内首批、河北省内第一家以经营生化试剂及耗材采购为主、并不断拓展的垂直型C2M信息化交易管理平台企业。平台适应“互联网+”的浪潮,从实验最基本的试剂耗材入手,为实验室和供货商提供服务,切实做到网络信息化、公开交流化。平台以“采购小助手,科研大管家”为口号,着力打造阳光采购体系,助力高效管理,朝着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方向蓬勃发展。平台主要针对客户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三甲医院(有科研课题)等单位,为其个性定制垂直行业,最为专业的管理平台。防控科研采购风险,对采购进行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规避廉政风险。12市场分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科研经费支出高达13万亿元,很多研究所每年试剂耗材采购需求高达几千万元,即使每笔订单的额度不大,一个月下来发票就一大摞。交易品种多、次数多、供应商也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生化试剂的种类达千万计,每年还有数十万种新研发的试剂种类,其中不乏混有 “贴牌”冒充的“新品种”。由于国内缺乏生化试剂生产资质的统一标准,部分“小作坊”随意生产试剂,这样看不见的质量监管更加难以把握。除了生产商,供应商里“猫腻”更多。一项针对中科院近三年的采购统计数据显示,仅为中科院北京区单位供应生化试剂的商家就有近900家,其中经销商占比超过80%,经销商流动性大,倒闭和新开张等现象时有发生,信誉难以保证。此外,所有供应商都直接面对课题组销售,主流采购形式是电话采购和供应商上门推销,这种方式使科研工作者们直接面对信息黑洞、价格陷阱、水货泛滥、假发票、样品污染等问题。这样产生的工作量繁重不说,还为一些单位弄虚作假、挪用经费、滋生腐败提供了条件,同时占用了科研工作者大量时间和精力。作为以生物科学为专业的公司核心成员认为:市场如此混乱,主要由于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与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不相匹配,造成科研管理和职业风险防控的工作难以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科研工作者们就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采购平台。于是试剂耗材采购平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台应运而生。13主营业务目前,河北助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升级、整改、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并且将主营业务划分为三大板块。河北助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平台运营公司,希望通过开拓河北省高校市场,辐射周边科研院所及三甲医院,为省内科研机构打造合规、透明、高效的采购平台。在平台真正成熟稳定运营之前,三大业务将是助力公司发展的三级火箭,分别为:商贸业务、服务业务和平台业务。试剂耗材的网上采购服务平台系统结合“互联网+”的浪潮,怀着“规范市场,方便科研人员”的初衷走进大众视野,在高校扎根发芽。平台仅作为交易管理和服务的工具,无自营商品。入网供应商所提供的试剂耗材都是明码标价的,所有采购信息公开,所有认证后的供应商都签约保证“不卖假货、不开假票、线上价格不高于线下”,保障客户买到正品低价试剂。采购流程按国家规范流程设计,并且采购过程自动记录在案。对于危险化学品进行特殊通道处理,以此打破“采购难、核算难、监管难”的困局,使得整个采购过程透明,责任明晰,可溯打造“阳光采购平台”。试剂耗材采购平台是生命科学专业知识与互联网电商思维结合的产物,河北助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成员都经过生科院专业知识的熏陶,有扎实的生命科学实验背景,还有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振杰博士和互联网资深架构师邬振工程师的指导辅助。通过半年的摸索、试运营,河北助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行业内各类平台的调研和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出一套行而有效的推广方案,对各个单位的开发能够基本达到“程序规范、控制严密、过程透明、信息公开”的要求。在操作程序方面,实现网上采购的全程信息化;在采购体系、质量保障和供应商管理方面,做好国家科研经费风险防控管理,成为高校、科研院所支撑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商贸业务包括试剂耗材及小型仪器的经销,此部分业务是公司当前主要盈利项目。服务业务包括一代及二代测序服务、外包实验服务。这两块业务区别于市场上已有的商贸公司和测序服务,更加专业,质量和渠道更有保证,符合市场的需求。平台业务按照层层递进的顺序实施,通过“了解意向、确认需求、定制开发、中期考核、内部测试、上线使用”的流程,确保搭建的平台符合高校预期,匹配既有流程。在高度细分化的市场背景,助研生物的以周密严谨的实施方案,可靠的执行力,保证了公司的极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