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辐射应急监测实验平台初步开发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4|4.5分(高于98%的文档) |322|83




2 2016年 月 日东华理工大学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 核电站辐射应急监测实验平台初步开发负责人 姓 名 所在学院及专业 班 级 学 号 联系电话郭浩城 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1421701 201420170107 13767081471参加者情况 徐磊 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1421701 201420170123 18279184790万里 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1421701 201420170131 15979088534廖菖龄 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1310402z 201310040101 18770615372指导老师情况 姓 名 所在单位 专 业 职 称 联系电话杨波 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 讲师 18579068282张家涛 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 有机化学助教 13576070798学科类别( E)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F.社会调查报告(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项目背景 、研究意义 、 1背景资料201 1年 3月 11日,日本发生 90级超强地震,严重摧毁了福岛核电站周边大

3前期基础 面积的外部电网,导致福岛第一核电厂自动停堆并失去全部外部供电。核电厂作为备用电源的应急柴油发电机被随后而至的海啸淹没,使得电厂丧失全部交流电源。核电厂制冷循环系统在蓄电池耗尽后停止工作,核反应堆不断升温,发生氢气爆炸产生并发生核泄露,福岛核事故是一起由极端外部因素叠加导致全厂断电而引发的群堆共模严重事故。福岛核电事故后,如何在厂外电源丢失情况下。开展核电厂应急辐射监测为一新的研究问题。核事故应急决策是减小核电厂突发性灾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涉核环境都设有应急组织以及完善的应急监测系统,任何核辐射事故情况下准确及时地向应急决策者提供事故现场以及周围环境中辐射污染状况。核事故应急监测是对核与辐射应急决策强有力的支持,为应急响应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有着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作用。 2012年以来,国家核安全相关机构对核电站现有的环境辐射监测系统进行了重新梳理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出台了《福岛核事故后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其中规定 “ 当极端外部事件导致环境监测设施不可用时,应具备适当的后备宽量程监测手段或及时恢复监测设施可用性的手段,确保为核电厂及其周边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现场监测数据 ” 。国家环境保护 “ 十二五 ” 规划中也对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与辐射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与应急响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事故应急环境监测系统通过网络化辐射监测,突破环境和地域限制,同时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真实性,有利于对核安全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应急响应。2研究意义本项目通过核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平台的搭建,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核电监测工作实践环节,熟悉核电厂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的运行和监测原理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通过监测数据的展示,向学生展示我国核电的安全性和辐射剂量处于国家标准值内,达到宣传核电科普,消除普通学生对核电的恐惧心理的作用,为我国的核工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 ,通过 本项目 的开发, 该监测系统平台 可以 为学校放射源库在线监测和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开发进行前期研究。3前期工作基础项目成员通过 学习,已经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献,并对所用 测量方法和技术、计算机 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学习和实践, 。小组成员具有一定的软件编程基础,具备交叉学科的组织体系,而本次项目研究的基本硬件已经具备,如两台 G-M管剂量仪,大容量锂电池,可以在硬件基础上,编写相关数据链接软件,初步搭建监测实验平台。指导老师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对本项目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能力。本课题研究组在研究讨论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都可以向指导老师请教并得到解答。作品撰写的目的和 1目的在厂区辐射气象监测系统( KRS)站点失效不可用的情况下,利用便携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