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德智能老年手环及配套服务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4|4.5分(高于98%的文档) |416|28




1一、背景二、 全国老龄办于 2016年 2月 23日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报告》指出,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报告》认为,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 2001年 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01年到 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 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28%,到 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17%,其中,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37%。第二阶段,从 2021年到 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 620万人。到 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 27亿,到 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 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 30%以上,其中,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 2178%。第三阶段,从 2051年到 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 437亿,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 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 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 。《报告》最后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 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要充分利用 25年战略机遇期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完善政策、加大投入 、加快发展老龄事业 。老龄产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重要的风口。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部署未来五年发展时指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按照我国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对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养老市场目前年需求至少为 13万亿元 ,2020年将发展到 3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11%—15%。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养老服务业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1997年,在首次举办的老龄产业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老龄产业”这一概念。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失能、半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养老问题的紧迫性、严峻性和复杂性然而,面临老年人群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老龄化的步伐 。不少针对老年人开发的可穿戴设备业已走向市场。然而可穿戴设备在老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却是微乎其微的对老年可穿戴设备来说,产品更新缓慢产品种类稀少,加之老年人行为习惯的原因,可穿戴产品的痛点在老年市场成了选购的一个重要因素。 设计上顾此失彼,难以符合用户需求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功能不成熟,科技噱头居多, 依托手机发展缓慢, 老年人使用困难 ,单独销售遭遇瓶颈 ,没有配套的产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