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260|82
|“寻迹”公益项目-10-- 10-2相关言论支持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关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博物馆。国家鼓励设立公益性基金为博物馆提供经费,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博物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三)古迹数字化保护趋势1数字化复原古迹的发展应用3D建模数字化虚拟复原技术于上世际80年代兴起,本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建筑、航天、医疗、教育等领域。利用3D建模虚拟技术对文化遗址进行数字化虚拟还原,让观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均由一种“穿越感”,在文化遗址的复原、修缮、保护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展示价值和参考价值。2数字化复原古迹的有力探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3D建模虚拟现实技术成为一种用来遗址复原的新兴技术。数字化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与研究应用。我国文物局先后启动了“中国数字博物馆”和“863
-11-- 11-虚拟遗址保护计划”等课题研究,提出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五化”建设,即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展示多元化、管理智能化。二、项目意义(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古迹毁坏严重,亟待保护近年来,由于洪水、地震、水土流失、坍塌等自然因素以及城乡规划的不合理建设、农业生产与生活的恶性扩张、旅游的过度开发利用、受经济利益驱动屡禁不止的走私盗墓等人为因素使古迹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文化面临断层威胁。此外,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技术人才缺乏,文物保护设施简陋,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紧缺,古建筑群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很多文化部门存在职责的混乱,这些问题都表明我国的古迹的保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2古迹价值丰富,亟待复原古迹蕴含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古迹的破坏意味着价值的丧失,民族精神难以延续。换言之,文化面临断层威胁。同时,古迹具有多种功能和效用,包含史料作用、科学研究作用、借鉴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归根结底,它扮演着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践中国梦信心的重要源泉。保存完整的古迹能够更好的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古迹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古迹保护的教育功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