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ATO改性抗静电增透农膜的制备与网络监控体系的研究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4|4.5分(高于98%的文档) |338|74




摘 要众所周知,农膜对植物生长过程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温度和光照,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当今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 。当今农膜产品发展方向是:向长寿、流滴、消雾等功能与寿命同步发展,向保护环境和清洁生产方向努力,加大功能性地膜的开发和新材料开发应用,发展普及长寿、流滴、除草、增温、防虫等功能性地膜,加快新型耐老化地膜的研制与应用。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 +”的引入,利用网络,在电脑端全天候地实时检测作物的生存环境,为农户提供建议并帮助他们管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公司,开发多种功能性农膜,为打造精细农业做好技术准储备。本项目针对用于农膜的塑料( PE、 EVA、 POM等)属于非极性树脂,具有强电绝缘性,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静电荷,又因无法泄漏而积聚,使农膜在铺设时产生障碍,使用时由于大量的静电聚集,使农膜易于附着大量的灰尘,降低透光性,开发一种长效抗静电高透明农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覆盖这种农膜的大棚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农作物最大程度上利用光能,提高产量。2

一、项目描述1.项目背景11中国农膜市场现状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历经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后,我国农用塑料制品产业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农膜生产量世界第一;农膜覆盖面积世界第一,其中地膜覆盖面积 38亿亩,是世界其他所有国家覆盖面积总和的 16倍 。 农膜市场虽然火爆,但是也暴露许多问题,例如 档次质量有待提高 , 核心技术亟须突破 。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农膜产品高档、中档与低档产品的比例,一般为20%: 50%: 30%,其中高中档产品占到 70%,而我国高中档产品仅占 50%左右 ,而低档产品供过于求,同质化程度严重;占 86%的中小微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生产经营状况还比较落后,亟须加大改造力度;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偏低,有的骨干企业利润率甚至达不到 1%,资金短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农膜市场仍然存在无序竞争,一些企业以次充好、以低价冲击市场,既损害农民利益,又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总之,目前农膜行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提升质量、加速改造,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当前农膜行业发展中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高透明与长寿命多功能棚膜产业化;长效光生态、光转换农膜生产技术;生物基塑料加工及装备技术;废旧地膜回收与高值化利用;长效流滴消雾功能棚膜及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涂液推广;农用功能性覆盖材料的功效延长技术与应用;农膜增薄涂层涂布装置技术研究等。近几年农膜行业调整产品结构,由低端膜向中高端膜发展。目前,我国中高档功能膜的比重已占到棚膜总量的 50%左右。其中, PE流滴耐老化膜和 EVA类农膜占比超过 30%,单一耐老化功能膜占比近 20%。与 2010年相比,高档农膜增长了 1倍多,中档农膜增长 7个百分点,低档农膜萎缩了 10%。随着农民购买力以及对功能膜认知水平的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中档功能膜的需求量仍将进一步提高,低端农膜产销量将持续减少,农膜行业的盈利能力将稳步提升。12市场转型与政府支持农膜 产业明确了“十三五”产品发展重点就是功能性农膜。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膜的“私人定制”渐成趋势,开发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农膜迫在眉睫。所谓私人定制,就是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特别是高档需求来定制生产农膜。比如生产果蔬类作物需要红光多,那么就要求农膜厂家提供的棚膜具有转光功能;种植花卉需要散光环境,棚膜就要求具有散光性能。在《农膜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草案)》提出,产品发展方向是:棚膜向长寿、流滴、消雾等功能与寿命同步发展,推广普及功能与寿命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