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169|93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3一、项目背景(一)创业选择理由1时代背景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下半年,国务院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一项具体行动,要求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2015年10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作出重要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2社会需求中国社会正在步入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这些都可以直接促使人们产生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我国超过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1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5%,两者之和为35%,按城乡人口3:7的比例计算,城市的老人和儿童就有12亿人,他们是首先需要得到社会、家庭或他人照顾的群体,其中蕴含着对家政服务的巨大需求。同时,不少现代家庭也已经具备接受社会提供家政服务的能力和条件。近年来,家政服务迅速崛起,被人们称之为“老行业新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行业。家政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繁荣、城市建设高速发、城市社区的兴起及居民生活内容的不断扩大而产生的一个新生行业。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和家政服务需求成正比,在国内大城市75%的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家政公司急速发展中,64%的城市居民家庭需要家政服务。34%的小康型家庭家政服务的收费不存在压力,27%的富裕家庭需要家政服务。社会老龄化、家庭结构简单、职业压力大等因素使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家政服务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下的一项新兴行业,是家务劳动社会化的产物,也就是将原本由家庭成员完成的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生存、维系家庭功能所必须的各项家务劳动逐步转化为由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消费品的商品社会化服务和家庭服务的劳动社会化服务。烹调、洗涤、操持家务、照料老人、看护婴儿、看护病人、护理孕妇与产妇、制作家庭餐、家务管理、家庭教育、家庭休闲娱乐等都属于家政服务的内容。家政服务将原属于私人领域活动的具有无偿性特点的家务劳动纳入公共领域,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来参与市场经济,具有社会性、便民性、有偿服务性的特点。(二)项目环境背景分析1人口老龄化发展家政服务业将充分满足目前社会老龄化和独生子女家庭的现实生活需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家庭的稳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加快了中国家庭小型化的进程,同时我国又进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此外,养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尽管机构养老在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现有的养老设施总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不仅如此,由于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中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2009年,中国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达到146%,农村已经超过20%,这部分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比例3:1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全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也不过2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