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分(高于98%的文档) |217|57
研究课题: 关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产业化及农业转型升级在 关中地区的实现与发展状况的调研和问题探究——以渭南市大荔县为例活动目的: 通过深入调查渭南市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冬枣深加工产业链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现状,认识其建立健全与完善对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充分评估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对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优势经验与发展模式的特点,探讨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与不足,并结合专业知识与相关信息资料,争取提出更加适合关中地区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具体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办法。活动时间: 2015 年 7 月 20 日— 2015 年 7 月 30 日活动地点: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举办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协办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县政府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农业局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县委宣传部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电视台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天禾农业集团 陕西省 西安禾生食品有限公司指导老师: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白永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师博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红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博士 吴丰华带队老师: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一凡队伍名称: 西北大学暑期“三下乡”调研“一带一路”实践队负责人(联系方式): 于海梁( 13679292214 )一.活动背景及价值 1
一、活动背景及价值(一)活动背景20 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随后逐步在各高校展开,时至今日已成为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性活动,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为响应这一号召,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并依据十八大习总书记“要同基层保持直接联系”的指示,我们将抓住这次难能可贵的契机,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业发展实际问题,对农业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化问题贡献自己的调研与思考。而此次调研活动的大背景就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 2013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2015年 3 月 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上,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一带一路“战略在西北,主要落脚在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陕西省在历史上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中国中部的地理位置、较为明显突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实力都让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践与实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具体建设上,基于陕西的区位比较优势,对陕西的定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一宏观经济战略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