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闲云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8|4.5分(高于98%的文档) |437|99




机密[秋叶闲云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创业计划1第一章:创业方案概要及团队介绍11产业背景在中国,“居家养老”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养老方式,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老人还是子女,传统的养老观念都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模式的转变,解决养老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而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可能并不实际。中商情报网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27亿。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预计,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养老院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分析,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3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而成都老龄化率在国内又位居前列。从成都市情况看,最近十年,生育水平持续下降,老年人口持续增加,按照国际通常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衡量,成都市人口的年龄结构自“五普”以来完全步入老年型,“六普”更加剧了进程,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在四川成都,作为西南人口密度最大城市之一,在第6次人口普查中,成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028万人。成都养老缺口1991万。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意味着面对200多万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四川省成都市数据统计显示

机密[秋叶闲云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创业计划22011年,就养老问题成都市人民政府专门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从政策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社会养老机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发展。12政策以及法律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注我国的老龄问题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问题,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老年和养老服务机构的法规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试行办法》等;使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快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差异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成都市委、市府也十分重视成都市老龄问题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颁布了《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民政事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成都市城乡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办法》,《成都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等一系列关于老年和养老服务机构的规划和文件,一方面投入财力物力,推动我市国有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另一方面对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外资开办养老服务机构,予以大力扶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外资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可获得多项财政税收优惠。13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在西南乃至整个中国养老市场存在着这样一个状况:养老产业需求量与供给量正成为一对矛盾体。据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4304个,比上年增加3436个,拥有床位4165万张,比上年增长128%,这意味着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床位215张。民政系统养老机构: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年头长,经验较多,但城区养老设施规模小、郊区农村老的设施不适合城市老人居住。社会福利化的改革逐步将养老机构推向自负盈亏,民政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是个难点民办养老机构: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员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服务技能不强。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等问题。甚至是很多民办养老机构的员工根本就没有参加过培训就上岗,导致了这些员工从根本上就没有作为一个服务类行业从业人员该有的从业素质,更何况这些员工需要面对的是这个社会最需要关心的人群——老年人。此外,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经营经费紧张、管理层混乱、员工流动性太大等问题,直接削弱了管理层经营管理信心。导致这些养老机构服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