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539|10
|3 / 65目 录1项目背景 52高校志愿者服务调查 621志愿者概述 62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问卷调查 73相关服务机构调研 1431服务机构概况 1432服务机构调研 164高校志愿者服务现行运作模式分析 1841高校志愿者服务所遇到的问题 18411高校志愿服务参与管道不足,社会参与面不广 18412大学生志愿者流动率高,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 19413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 20414志愿活动行政化倾向严重,服务热情和效率难以持续 21415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22416志愿服务网络不完备,志愿资源浪费严重 2342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回馈 245Sunshine志愿者服务平台的市场分析 2651SWOT分析 28511优势 28512劣势 30513威胁 31514机会 3152PEST分析 31521政治上 31522经济上 33523社会上 34524技术上 356Sunshine志愿者服务平台构建 3661平台的整体结构 3662平台首页的构建 3763平台的个人会员与志愿者组织板块的构建 3864平台的商城板块的构建(网站后期建设) 3965供求信息板块构建 4066活动大厅板块构建 4267网站论坛板块构建 4268志愿服务新闻板块 42
5 / 651项目背景在2015年11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发表了“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新型城市的意见”相关公告,表示政府正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及新途径,大力促进养老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创新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经济、全面、贴心的养老服务,为老龄服务工作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深刻改变了、并将进一步改变中国社会的组织方式。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全国网民数量高达66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94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展开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互联网与公益慈善结合要早于它和现代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的结合。从2007年开始,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已经开始进入公益慈善领域,改变了慈善机构只能依赖银行汇款和募捐的传统模式,降低了筹款门槛,便利了民众捐赠。2013年开始,凭借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公益慈善传播的速度得到极大提高,传播成本极大降低,互联网在善款支付、慈念传播这两方面助力,快速推动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准备积极响应“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探索养老等服务的“互联网+”创新,参与到互联网养老服务领域服务类行业,向“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的社会化运营转型与升级,构建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生态圈”,并发挥养老产业强大的关联性和带动性,推进相关产业与养老服务对接,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于是,我们准备着手搭建“手机(APP/微信等)、网站、电话(含智能穿戴终端)和社区服务点”等大型公益志愿者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养老、志愿者服务等的智能化,同时与全市统一规划建设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接入与共享。依托我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各区基础信息数据库、“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的运营大数据,构建多种服务入口的四位一体的智慧志愿者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社会组织、个体劳动者、志愿者组织等实体服务资源,为养老服务机构(含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提供及时、足额、对口的各项服务,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闭环和实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