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145|34
|3/5基于“互联网+”的“众筹”公益(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有条件、有爱心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公益,希望通过点滴爱的传播,给那些生活中经济方面的弱势群体带来帮助。然而,他们大多数人没有时间亲自去做公益,只能将爱心以物资、钱财的方式捐给慈善机构,这时候,慈善机构的选择就成了问题,并且慈善机构如何分配物资和钱财,是否合理或者达到较好的效果,也就成了他们关注的问题。另外,是否存在贪污、挪用现象,该如何规避,这也是爱心人士忧心的问题。还有一些人,就像在校大学生,有着时间和爱心,却没有金钱,该如何去合法合理地做公益,让他们感到迷茫。当然,还有一些人,很聪明,有很多出彩的想法,没有合作伙伴,也可能没有时间付诸行动,好的想法就这样搁浅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将智慧、资金、时间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用来做公益事业,或许能够规避很多问题,如开销的透明度、方案的合理可靠性等。如此,这个社会的公益会更加美好!(二)目的1通过“互联网+”构建较为合理公益项目管理机制和办法,改变目前慈善机构存在因存在各种弊端而为人诟病的现状。2通过”互联网+”整合公益需求,使得公益事业达到最大程度的“双赢”。3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的“金点子”指导公益的方向,让更多的爱心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来。4通过鼓励政策,给爱心人士以回报,并且引导和激励爱心的传递。5如果可以,希望“互联网+”在公益事业方面的应用可以转移到国家的某些政治决策中,如:让官员能够借鉴民间智慧人士的“优秀方案”来促进一些地区的发展,或者遏制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三)概述最初这个理念来自于想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举例说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学生的上网费用和空调租赁费用都特别高。学生上网费用高,400元/年,假设有6000人买了网,上网费用达240万元/年,这些钱让通信企业获得巨大利益,间接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另一方面,因为网费昂贵,部分学生买不起,查找资料不方便,不利于学习。如果通过校内学生的“众筹”,为我们图书管建立公共网络服务平台,花费的资金应该单独购买少很多,既方便了同学们学习,也可以为很多学生省下一大笔费用;而空调租赁费用1000元/年,笔者曾算过,空调租赁公司在两三年即可获得市场卖价,然而空调不至于寿命两年,所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还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这样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并且很多学生租不起,只好忍受漫长的炎炎夏日。还有,经常有学生想去做公益,却找不到可接受的组织;很多社会人士又埋怨公益机构的“非透明化和不合理”。因为这些,我们团队想到了“众筹”众筹,除了筹集钱财之外,还希望筹集技术,筹集金点子,筹集时间等。互联网的广泛、快捷、高效,给更多有爱心的人带来了方便,更给公益之路带来了希望。目前,对公益质疑颇多,个人还希望通过互联网完善监督管理体制,促使公益这条道路较为明朗,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