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429|31
|1一、项目概况11 项目简介一个家乡,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产品,“U-CITY”项目意在以家乡情结和公益热忱为纽带和亮点,打造连通不同地区特色产品供应者与都市消费者的生态圈。在供应端,通过各高校“家乡代言人”溢价采购各省市(尤其是贫困偏远地区)特色产品;在销售端,通过建立的实体“公益超市”和线上公众号进行家乡文化展示和特色产品销售。所得收益除用于项目自身发展需要外,部分用于收购价格补贴,部分用于设立“XX大学助学基金”帮扶地区贫困学子,实现爱心接力,公益循环。111业务范围1家乡文化展示:在实体店进行各个省市或国家特色产品的专柜展示,举办系列活动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宣传。具体包括:公益超市:通过众筹的方式筹建实体店,各个展台分别展示各个省市和国家的特色产品(手工艺品、食品、服装等)。“家乡文化节”活动:争取各省驻京办和我校留学生支持,校园设立展台进行各个省市和国家的特色产品展示,与国际文化节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征集各个省市和国家的学子作为家乡代言人,负责各个省市渠道开拓和产品宣传。2特色产品销售: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地方特色产品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收益以价格补贴的形式返还地方。在实体店铺建立之初,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展销会,进行免费品尝、试吃,藉此吸引关注,迅速建立口碑,建立初步的用户基础。3公益性活动:设立“XX大学助学基金”,支持各个省市贫困失学儿童,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12 项目宗旨为展示各省市和国家的传统文化提供平台,解决特色产品采购价低、浪费严重的社会问题,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激发社会公益热情,形成公益氛围。二、项目背景21 相关产业背景211地方特产滞销问题一直以来,以农副产品为代表的地方特产的销路问题都备受关注。包括生鲜水果在内,传统的农副产品多为自产自销,销售者(也是生产者)倾向于一次性大量出售同种产品,缺乏议价能力,同时由于交通运输和仓储的问题,偏远地区的特色产品销路难以打开,优质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出好价钱,更卖不出品牌。近年来,地方尤其是农村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相比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生产模式落后、附加值很低,经济发展速度远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农村互联网落后,信息闭塞,只能靠粗放型的经营模式维持产业增长,无法向集约型、高技术含量的经营模式转型。212 “互联网+土特产”渐成趋势在变革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下,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互联网+土特产”应运而生。从商品经济角度看,理想化模式下,最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必须具备:市场需求大、产品独特性、物流方便、价格优势,季节性差异小等特点。而特产产品无论从商品独特性、物流、价格、季节、市场需求无疑都符合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从各种特产的加工原材料到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明显完全符合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特别是特产商品的独特性,其中以养生保健,口感,新鲜,原材料的独特历史故事等尤为突出。这也是特产商品能在市场具有需求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同时能满足各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当互联网遇上土特产,对农村而言,因丰收滞销而“谷贱伤农”的“卖难”正在化解;对城市而言,因吃不到地道土特产、“家乡味”的遗憾即将消失。互联网“下乡”,土特产“上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