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社区服务平台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4|4.5分(高于98%的文档) |251|39




越来越缺乏“人气儿”,难以及时向业主传达信息和提供服务,例如传统的社区公告通常是以粘贴纸张或者海报、短信平台等方式来达到通知的目的,这种方式成本高、内容局限。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社区服务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一个没有互联网思维就会被淘汰的时代,社区服务触网也就是网络化社区服务应运而生。当社区服务遇上互联网运营思维又会产生哪些物理反应?它能否成为既符合潮流,又有正常盈利的标配?从人们拥有住所起,每天都会与社区服务打交道,小到浏览物业通知、收取邮件快递,大到缴纳水电物业费、屋内设施维修,社区服务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逐渐成为所有业主的共同期许,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丰富的信息产生的是注意力的匮乏。降低业主获取物业服务体验的成本,将有限的注意力与线上物业服务结合并以此为入口,通过“线上社区”流量入口,立足社区家庭的生活用品和家庭休闲娱乐、教育等刚性需求,提供高品质、高便利、性价比的增值服务。( 2 )社区服务 O2O借助高新技术,外卖、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等行业在每一个细分 市场 中 ,传统社区服务都有资源整合升级的空间。鉴于此,近两年社区 O2O 模式备受追捧。这种社区服务新模式是传统服务产业的提炼和升级,通过信息集成的规模化效应,更多的社区需求能够在平台上流转并得到满足。然而事实上,大型互联网企业 ( 如:京东 / 阿里 ) 和物流企业 ( 如:顺丰 ) 、甚至是一些创业公司,利用已有流量和商业资源优势开展社区 O2O 。这种绕开物业的“以商聚人”的切入方式,不仅让物管没能获取收益,而且对物业公司和未来的社区运营将带来极大的负面冲击。2 服务对象分析(1) 目标对象在该社区内有房屋的固定业主,年龄处于 20—35 岁的青年业主,对于便利的社区物业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0 岁以下、 35岁以上小区内的业主,不常使用互联网社区服务。

(2) 潜在对象准备入住该社区的潜在服务对象,便利的社区物业服务是他们决定入住的一大参考点,好的服务能够吸引他们,或社区周边的城市居民。(3) 行为分析a 目标对象: 日常生活较为忙,因此对于社区物业的通知和服务无法及时了解到,并且对于社区周边的一系列服务需求较大希望能够拥有一站式的社区服务 。b 潜在对象: 还没有融入社区,因此对于具体的服务不太了解,希望能够迅速了解并且能够享受便捷的社区服务。初期消费行为分析表主要服务对象 次要服务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群体 20—35 岁社 区居民 20 岁 以 下、 35 岁以上社区居民 社 区周 边的城市居民行为 善于使用并且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网络社区服务,对于网络形式的社区服务有着良好的接纳性 在网 络社 区 服 务 使用 时间不 足或不善于 使 用网 络社 区 服务 不 在 所 提 供 的 社 区物 业 服 务范 围之内 ,但是 有 着 强 烈的使用需求3 竞争者分析( 1 )社区服务 APP 软件目前 APP 市场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为主的 APP 软件,因此是我们的主要竞争者之一。( 2 )各类打车、购物、支付等 APP(打车类 app )打车类 APP (如滴滴打车、 Uber 等)、购物类 APP (如淘宝、京东等) 、支付类 APP (如支付宝等)都可以为用户提供相类似的服务,因此是我们的竞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