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153|10
|一.项目背景1 历史背景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比如有形的瓷器、无形的京剧等等;在这段漫长又悠久的岁月里,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面临着种种问题。大量精美的传统文化由于自然及社会原因逐渐走向衰落,它们经过大大小小的磨难,近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动荡,都对传统文化符号传承与发展造成了阻碍,使其更显珍贵。同时,我国有着许多热爱并致力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杰出人物,如梁思成、林徽因等。无论在何时何地,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扶持陷入发展危机的文化传统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都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事业,这是中华民族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体现。2 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许多慢节奏、不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传统手艺、艺术品、文化遗产等,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危机。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让人们痛心疾首的事件,比如为了城市规划拆毁百年古镇或是村民无意间挖掘到古物不懂其保存而将其毁坏,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有着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生活困境,许多传统手艺者未能把握社会潮流,进行发展创新 ,逐渐失去市场和经济来源。另一方面,社会中不乏许多正能量,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与保护,各大公益组织多传统手艺的扶持,志愿者对传统手艺的关注都为其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寻求传统文化新的发展途径,可以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贡献力量,在传统和创新的融合中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保护、促进传统文化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培养创新意识,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应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冲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保护并寻求传统文化遗产的发展新方向具 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 问题及发展机遇 从宏观角度看,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机会增多,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冲突,即“文化霸权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冲突。西班牙巴塞罗那历史学教授罗曼 · 古贝尔恩尖 锐地指出,文化全球化不应该成为“美国化”,但是,当今美国文化几乎“独霸”全球影视 市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其冲击下丢失了市场,它们只能在“全球市场发行和传输” 美国的文化产品。他认为,美国的这种“霸权主义”的文化传播手段出于“一系列的战略和 商业政策”的考虑,其结果导致欧美文化交流领域内的“严重失衡”。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美国的文化传播手段则是一种“强夺”。《印度时报》一著名记者认为,东方国家有自己独 特的文化 ,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文化,才能抵制美国文化的冲击,才能拥有自己的“文化市 场”。[ 键入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