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421|31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农夫20+项目计划书11 项目概述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目前农资总体产能过剩,区域分布及其不均衡,农资商家推广难,费用高……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线下产品逐步搬到线上,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出身的中国,目前还没有成型的农资电商。随着2015年7月29日,工信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多项举措力促进行业升级,政策重大利好,“互联网+农资”正处萌芽状态。至此,Farmer20+团队正筹备进军”互联网+农资”领域,搭建全方位(包含:PC端、手机微信端以及APP端)新型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农夫20+”,其中涵盖5大云端互联模块:①农科院所、农业高校师生的理论实践社区;②农事劳务管理者采购、获取农技指导平台;③农资厂商销售推广平台;④农产品O2O平台;⑤农业追溯系统。2 市场分析及定位 市场分析1)SWOT分析优势(S):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扎根农药行业的农资人开始试水电商业务。农资电商打破了“生产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用户”的层层加价的传统营销模式,既减少了人员、推广和销售成本,又加快了资金回笼,还能直接让利给用户。简单测算一下,用户直接与企业对接,每亩用药成本至少可以节约30%。此外,还有利于解决农民采购农资时好产品价高接受难、渠道产品保真难、售前售后服务难等问题。当前的农资电商发展,“探索”和“实验”成为了使用最多的词,目前还处于萌芽和市场培育阶段,农资电商是发展大势所趋已成为业内共识,第一批进入农资电商前景可观。劣势(W):农资电子商务特殊之一:农资产品中有部分产品,例如农药是需要一定技术来服务的生产资料。特殊之二:农药是危险化学品,其运输传递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农药是物技结合、关乎食品安全的特殊商品,技术服务甚至比产品更重要。传统的农药厂商仅通过网络销售平台,直接面对“过低的经销门槛、高度分散的种植市场、专业细化的产品结构、复杂多样的病虫草害”这样的农药市场现实很可能力不从心。机会(O):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农夫20+项目计划书2一方面,亚洲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自2014年10月提出“千县万村”计划以来,阿里农村电商战略已经在全国铺开。到2015年3月底,据报道,“村淘”已进驻全国10多个省区市,覆盖800多个村,推进速度相当快。京东农村战略推进同样神速,到2015年5月已经建成县级服务中心200个,在18万个乡村建立了乡村合作点,开设京东帮700多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已开1000家,年底将建成1500家。以农民服务中国邮政也开始加速农村电商布局,遂昌赶街模式走出浙江在上千个村复制,村村乐、淘实惠等区域农村电商平台加速扩展。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推进,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这些有能力、懂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体,不再满足于直接和零售商打交道,他们需要更高效、丰富的优质产品,更多样的厂家和品牌选择,更少的农资成本投入、更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同时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他们将成为农资电商最有潜力的客户群体。威胁(T):需求有了,市场也很大,然而,农资电商由概念到落地,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引导农民上网购买产品?农民会放弃赊销而网上现付吗?线上交易如何解决用药指导的技术问题?如何保障售后服务和退换货?如何解决线上和传统销售渠道冲突的问题?如何保证线上交易的农药质量?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先行者们不断尝试和探索。2)竞争分析现有竞争者: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扎根农药行业的农资人开始试水电商业务。萌芽状态下的市场竞争对手主要有以下5家(如表1),分为两类:一种是自产自销式(自销),如克盛、龙灯;另一种就是代理电商式,如农医生、农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