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rate就医服务平台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4|4.5分(高于98%的文档) |306|15




目录一、项目概要11 项目简介 112 项目背景 113 项目目标 214 项目可行性分析 3二、 产品与技术优势21 产品概述 422 产品的原理、设计内容及功能模块 423 产品制作步骤 1111 项目简介将候诊处、医生诊室、划价交费取药处、医技科室等实现信息化连接,那么信息传递速度的提高会大大地提高效率。各级医疗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多数采用计算机进行连接管理,但其造价高、辐射大、资源利用率小,由此设计专用于医院信息化的电子设备组成的整合服务平台进行解决。12 项目背景很多人去医院看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不仅挂号难、排队烦,而且好容易见到医生,“长征”才算真正开始——每项检查、每个治疗都要楼上楼下跑若干趟去划价、交费、拿药,算起来真正和医生交流的时间只占看病过程的几分之一。即 病人到门诊→排队→挂号→候诊→就诊→划价→缴费→候检→检查→再就诊→再划价→再缴费→取药→ 治疗 →离院。如图: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每个环节都需排队。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 、门诊就诊普遍存在“三长一短”现象 在自然流程模式下,形成了门诊流程的 3 个“高峰”,即挂号、就诊、检查高峰 ( 2 ) 、 检查过程繁琐 病人就诊后,医生给他开了几种检查单,其中有的检查需要预约,有的检查则要求检查前空腹积尿等特殊准备。 ( 3 ) 、 导医服务欠缺 开出检查单后,约有一半的病人要提出:“到哪里去做检查?”之类的问题,没有清楚易懂的路标或导医服务。

( 4 ) 、医患关系存在隐患本来就身体不适的患者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无效的等待上,身体的不适加上精神的烦躁,导致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另外,由于就诊前未详细咨询,部分病人因挂号而要一切从头再来或者由于未按某些特殊检查要求而做准备(如空腹、清洗肠道等),以致当天不能检查而需择期重来;有些看专科的病人,要因挂号、划价、交费、取药、治疗来回跑动;有些因医生交代不清或因药房缺药,或因皮试,患者要反复跑上跑下;有些因检查报告夹在科室门口,须由病人自取,导致报告单误取、撕毁以至丢失等,埋下了医患矛盾的隐患。再则,当门诊流程出现高峰时,医务人员的心情也会因为病人多而变得烦躁,难免不出现应付现象, 使服务质量难以保 证。从而增加了病人的怨气,埋下了医患冲突的隐患。13 项目目标 再造门诊流程是以病人为中心,在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引入作业流程重组 理论 ,对现有流程“瓶颈”问题进行重新整合,改变服务模式,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提高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以获得较好的 经济 效益和 社会 效益。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为门诊流程重组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在门诊流程再造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门诊流程重组的实施是非常困难的。将管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及其思想 应用 到流程重组中,使得人们有能力打破传统的管理规则,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流程重组方案的合理实施。1 4 项目可行性分析 虽然是一设计方案,可实施性是最重要的,因此以一款芯片进行论文的主线连接。当就医者进入医院后,首先进行电子挂号(就医者的真识身份、编号、科室分布图、注意事项,并把编号发送到各科室),就医者拿到编号后,进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