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态鱼塘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8|4.5分(高于98%的文档) |435|54




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项 目 名 称智能生态鱼塘组别创意组( √ )初创组()成长组()注 册 情 况已注册()注册时间:年月日;未注册( √ )类别“互联网+”现代农业( √ );“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商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公益创业()项目曾获奖项2015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中及西南赛区特等奖专 利 情 况是()专利名称:专利号:否( √ )资助(投资)情况已获投资()投资机构名称投资阶段投资金额未获投资( √ )项目介绍(限500字)本作品把鱼塘环境因子的情况送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处理,WSN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的远程监控中,在生产现场构建一个直径在500米左右的小型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溶解氧传感器、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溶解氧变送器、图像采集系统、信号调理单元、A/D转换、无线射频模块(RF模块)、CC3200开发板、人机界面、手机APP、控制电路以及同计算机的通信接口等。系统方案如图三所示,本系统采取分散监控、集中操作、分级管理的方法,硬件架构主要包括3部分: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输出及控制模块。物联网智能化养殖监控系统主要有水质监测、环境监测、视频监测、远程控制、短信通知等功能,该系统综合利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水产养殖各阶段的水温、pH值和溶氧量等各项基本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自动处理或短信通知相关人员。通过一些控制措施来调节水产养殖的溶解氧、温度、pH值和水位等养殖水质的环境因子,同时根据水产品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出测控标准,通过对水产养殖环境的实时检测,将测得参数和系统设定的标准参数进行比较后自动调整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各控制设备的状态,以使各项环境因子符合既定要求。负责人姓名李万江手机13028380903QQ1807395068电子邮箱1807395068@qqcom

三、项目计划书项 目 名 称智能生态鱼塘组别创意组( √ )初创组()成长组()创意组根据团队商讨的思路撰写项目计划书;初创组和成长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规划、风险控制、项目未来发展方向及规划等内容。(可加页)1项目背景及意义(本项目产品或服务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本项目研究现有起点科技水平及已存在的知识产权情况等)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人们对比较稀有的水产需求大,但是传统的养殖方式达不到一些水产的生长要求,致使水产品的存活率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国家的战略要求,将智能农业推向了风口,“互联网+”必将带动农业的升级。图一 鱼塘图二 物联网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能有效解决人手不足、饲养控制模糊等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水产品的存活率和质量物联网智能水产养殖系统是基于智能传感、无线传感通信、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集水质环境参数在线采集、智能组网、无线传输、智能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决策支持、自动远程控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由水环境监测站、水质控制站、现场及远程监控中心和中央云处理平台等子系统组成,通过对水质参数的准确检测、数据的可靠传输、信息的智能处理以及控制机构的智能控制,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工厂化养殖,其不仅能预防养殖品种疾病的发生,而且能保证水产养殖环境的高效生产本作品把鱼塘环境因子的情况送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处理,WSN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的远程监控中,在生产现场构建一个直径在500米左右的小型无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