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动物智能饲养系统开发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9|4.5分(高于98%的文档) |242|84




1一、项目背景近20年来,国内的养殖行业,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式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的企业养殖转型。笼养动物如鸡、鸭、兔、蛋鸭等是我国居民日常消耗。据统计,目前我国养兔业已成规模化,2013年家兔年存栏45亿只,10万余家兔场。另外2012~2014年均蛋鸭养殖饲养量超过25亿只,年产蛋量500多万吨,蛋鸭总产值超过330亿以上;虽然在笼养养殖的数量和需求处于世界前列,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养殖行业仍处于较低的技术水平上,其主要表现在:(1)养殖工作主要依赖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2)不论是农村家庭的作坊式养殖,还是专业户养殖,养殖科技水平及机械化程度低,养殖规模越大越亏本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3)养殖成本高,利润率低;传统的小规模养殖,其盈利的条件是低的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原有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大多数由盈利变为亏损,甚至破产。(4)传统笼养大多采用人工喂养方式,养殖人员的流动性大也带来多种经营风险,如传染病极容易通过人员在兔舍之间进行传播,造成动物的大面积死亡。我国规模化养殖虽有一定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养殖业的进一步升级,将会出现较多的行业整合机会,产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其竞争格局将表现为:①大型养殖

2企业与散养农户之间的竞争,农户散养的比例将逐渐下降;②大型养殖企业之间将在养殖成本、产品差异化、食品安全、饲料和疫苗使用等方面展开竞争;③先期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大型企业将在未来的行业扩张中占据先发优势,在竞争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为了满足企业规模化扩张的需要,同时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国内多数企业纷纷寻求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产业的升级,以实现集约化的养殖的方式。在这个方面,利用现代机电一体化装备技术实现对兔子的定时、定点和定量喂养已成为业内目前的共识。目前从欧洲引进国内的绞龙式饲养系统,其技术发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采用的绞龙式上料系统,机械结构原始、笨拙、设备基础成本高、维护过程繁琐。在对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时对饲料的损伤大,造成浪费。国内一些企业,结合根据饲养户的要求和自身的饲养经验,设计了一些能够实现自动投喂饲料的成套设备,但从实际实用效果看,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1)饲喂的精度低,不能够根据动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和生理周期进行精确的投喂饲料;(2)浪费较大;国内传统的饲料质量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机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粉末,既造成饲料浪费,也容易使某些动物得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