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9|4.5分(高于98%的文档) |503|41




2一、“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基本概况11项目名称: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12项目实施内容:“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是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的新模式,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13项目实施主要任务:131“互联网+”现代种植业全产业链向各地大力推广发展精准农业,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等大宗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生产区域,以及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等主体,建成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农情信息监测预警、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水肥一体化和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依照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与农业物联网结合,开展自然灾害分析预警与农作物产量预测,着力提升种植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果品产业链的源头做起,通过引进农药、肥料、果袋、纸箱、机械等企业入驻园区,聚集各类生产要素,整合果用物资生产、销售资源,开展果业深加工的研发、生产、商贸、电子商务、会展服务、物流及仓储等,将园区打造成辐射全省及西北地区的果用物资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基地。

3以农技服务、农资服务、农机服务、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搭建线上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供现代农业“一站式”服务。加强农作物种子物联网推广应用,形成以品种“身份证”数据为核心的种子市场监管体系,采用互联网基因工程育种,利用互联网远程控制农用机械播种,结合农田深松作业、农机跨区作业需求,加大国产导航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通过传感器感知田地湿度及肥力,对其进行及时检测与控制,通过无线技术反应成数据形式;结合互联网与无线技术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达到除草除虫目的;提高种、肥、药精准使用及一体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定期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控,适时收割,及时科学处理;使用温度,湿度等各类传感器对仓库环境适时控制,将作物损失减到最小;采用无线技术控制现金设备,恒温加工作物;使用真空保鲜包装,并在包装袋表面印制二维码,让用户扫码就知道产品的来源、生长过程及其加工流程,并显示可靠相关数据;创建快捷、优质的物流,通过精准定位进行监控管理,并将物流信息及时反馈给客户;通过多种途径及方式指导客户食用并作点评;最后要保证优质的售后服务,应定期询问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度及其对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132“互联网+”现代林业全产业链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林木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进行良种培育;林木种植包括种子的采集、种子品质检验、种子贮藏、种子调拨和包装运输,此环节可采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对其控制;利用互联网技术规划及建设苗圃,用先进机器整地及施肥;种子处理与播种、育苗、营养繁殖苗培育、容器培育、塑料大棚培育等均可采用先进的设备对其进行培育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苗圃中病虫害的防治、植物激素在苗木生长中的应用、苗木出圃都可远程监控及控制;先进的造林技术包括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封山育林,这些造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进行森林植物检疫、防虫、防害、防病、防火。给每棵树建立“身份证”,组成大数据库,将每棵树从种子到树苗到生长再到最后的采伐以及生长过程进行实时适度高效的监控及管理;木材采伐后的加工生产最终制成各种木制品,可远程控制及管理;木制品的销售同农产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