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216|52
|玉溪师范学院61项目宗旨在云南这片广袤的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各族人民40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00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有25个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的民族,各民族的同胞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其中,除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之外,最为突出的便是各少数民族的纯手工刺绣作品。刺绣是云南各民族服饰及生活装饰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种种奇特多变的纹样图案中,深蕴着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飘荡着浓郁的山野生活气息,融贯着各民族人民的智慧、汗水和感情。在配色上,有的鲜艳有的素雅有的灰淡。各族人民通过纹样、色彩巧妙的概括与变形,寄寓了淳朴的感情和美的意境,使云南的天地永远是一片五彩缤纷。随着一些刺绣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不断刷新拍卖价格记录以及民族传统老工艺技术渐渐流失,收藏品市场对于刺绣作品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温,呈现出“藏金不如藏绣”的趋势。刺绣行业引发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刺绣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1998年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云南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底云南省GDP达到426048亿元人民币,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3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19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896亿元,增长107%。人均GDP达到7582元。但是由于地理条件、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内还存在着许多经济滞后的少数民族村寨,而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村寨中,有很多心灵手巧的“绣娘”,但他们的刺绣大多数处于“自给
玉溪师范学院7自足”的状态,精美的手工绣品并不为外界所知。一些精湛的刺绣技艺甚至还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加强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及手工刺绣的重要艺术价值的认知和重视,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市场上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云南少数民族地方刺绣品牌,2014云南文化博览会首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来自昆明、保山、大理、曲靖、玉溪、普洱、红河、文山、楚雄、昭通、西双版纳、丽江、德宏、临沧等14个州市的44个村镇参加了评选活动。让社会各界纷纷聚焦云南的刺绣文化和产业价值,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推广,全方位展现了云南刺绣的魅力,加强了各少数民族对其传统文化及手工刺绣的重要艺术价值的认知和重视。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及提名村的评选和发掘,在文化产业市场上擦亮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云南少数民族地方刺绣品牌,加强了刺绣村之间的学习交流,提升了一些刺绣村手工艺品的商业价值,一些获奖的行政村因为2014“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的殊荣,直接推进了当地刺绣产业的商业合作。云南作为“一带一路”十八个重点省份之一,有着它独特的地理优势。在省境内有8个地州,2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4060千米。其中中缅段1997千米,中老段710千米,中越段1353千米。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出境公路20多条,80多条边民互市的通道。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逐渐完善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网络,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彰显了云南省具有开展周边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区位优势。澜沧江从云南省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昆明巫家坝机场是国家一级机场,目前拥有190余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12条,地区航线3条。这为玉溪民族刺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经济布局如继续遵循着单一的中心城市推移模式,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势必会延缓云南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