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高于98%的文档) |190|22
|恻隐之心人皆有通过对一些有过捐赠行为的企业家进行采访,《新财经》发现,大多数企 业 家最朴素的捐赠动机是出于对穷苦者的恻隐与怜悯之心。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便是这样的代表。“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并不缺乏同情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我们从底层走到高层,知道底层人民的痛苦。今天事业有所成功,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就更加同情。”捐赠了近 6亿元人民币的黄如论这样表达着自己捐赠的初衷。功利之心不可否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企业家的捐赠动机都仅仅是“恻隐之心”这么简单,一项调研发现 ,国内某些企业家在慈善捐赠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功利之心。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就坦言 ,“慈善捐赠对于企业的声誉会有很好的影响。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慈善捐赠被当做企业的一种软竞争力,用来进行政府公关和提升企业形象,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白长虹认为,即使有功利目的也不能否认企业家的捐赠行为,“站在社会的立场上看,既然倡导捐助,就要让企业家容易实现自身目的,在捐赠的同时可以做到对企业形象有利 ,对市场拓展有利,对社会有利。不能因为企业家有了利己因素就否定其利他的行为。对于那些只求利他不求利己的企业家要给予更高的崇敬感,让其他捐赠者知道,这更是大企业家的风范。”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社会各界和企业迅速掀起历史上罕见的捐款、捐物、献血高潮,义举之风温暖华夏,人性之美感动世界。但一些名企和名人虽已向灾区捐款,却仍遭到媒体质疑和网民责骂,理由是他们的捐助数额与财富不成正比。马云、王石、潘石屹、张茵等富豪企业家更因捐款数额或时间没有达到某些网民的预期而被指“为富不仁”,遭到各种诋毁。通过以上的分析,”爱之花“ 网站的出现就给存在这些心理而又想帮助别人的人提供了做善事的平台。因 为爱之花 网站会按照不同的 捐助 人群的要求,可以对他们的信息进行保密消除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同时又可以达到捐助别人的目的。B监督者角度:“爱之花”网站将建立高度透明的捐赠服务系统,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每笔捐助记录在案,然后跟踪每笔捐助使用去向,最后公布数据结果。C受捐者角度: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感到,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很多贫困学生拒绝捐助,甘于忍受贫困或者凭借微薄之力独自改变贫困,原因就是他们渴望在社会上获得平等的待遇,不因为贫困而受到另眼,即便这种另眼以关怀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