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咸阳师范学院博物馆的建设

文档更新于2022-03-02 19:14|4.5分(高于98%的文档) |272|76




52网站设计 11第六章 总结 12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一带一路”战略及 “互联网 +” 时代 背景“ 一带一路”指 的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习近平总书记 于 2013 年9 月和 10 月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的建设,历史和文化是重要基础,文化遗产在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一带一路”确定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我国 “一带一路”沿线博物馆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为高校 博物馆的创新发展 提供了新的 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制定‘互联网 +’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 CEO 马化腾解释,互联网 +” 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针对高校博物馆的“互联网 +” 行动计划就是“互联网 + 高校博物馆”,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高校博物馆进行深度融合,进行博物馆自身数据化、将藏品管理系统、服务导览系统、公共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媒介相拼接,形成构建长效性的公共服务互联网体系,形成富有成效的公共服务,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 + 高校博物馆”的模式也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提出要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互联网 +” 并不遥远,包括西咸新区在内我国很多地区和行业已经开始实践,甚至将其变为现实。在西咸新区,“互联网 +” 早已融入了西咸新区的各项发展建设。“互联网 +” 也一直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思路,新区在这方面的探索成果颇多。3

1 2项目研究现状及意义大多数人对 博物馆 抱有 敬而远之 的心态 , 这是由于陈列在玻璃窗里的文物并非活体,而且被打上生涩难懂的标签及注释,给参观者带来一种陌生感、距离感,除了和服务人员互动,我们没有其他太多途径通过参观博物馆而真正了解到历代历史和文化 。 再者,很多博物馆里安排讲解员人工讲解,费用不低,大多数群体心理会觉得消费较高。不请讲解员,大部分人群都只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除了历史爱好者、相关专业人士能自身看出一些门道,并能对照所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感受所学所用带给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其他人往往达不到进馆参观学习的意义和自我满足感。很多人收获到的是照片,包括自拍、偷开闪光灯拍的文物。高校博物馆也不例外,太常规的展览及活动让大学生感到枯燥沉闷不感兴趣,觉得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也有办展好的,却疏于大力宣传,导致独处一隅鲜为人知很多年、学生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才知道博物馆的存在。博物馆过去只是被单纯地看做是展示文明的“窗口”,但全新的博物馆理念却认为“博物馆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如何打破“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僵局、让大家感到不虚此行?我们要借力“一带一路”,通过引进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文物展览 ,让人们共享多元文化 : 通过让本地文物展览走出去 ,向外传递 高校 博物馆所在地域的历史渊源、 文化内涵 、地方特色以及民俗风情。 要 创 新 展示方式 , 不能期望 参 观者到博 物 馆 是 为 了追 求系 统的知 识, 而 是 通 过情景 展示、 主题展示和 互 动 展示等 方式 做 到 寓 教于乐。 “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是高校博物馆的机遇, 特别是 在“一带一路”的传播过程中,我们要跨越语言 和区域 的障碍 , 探讨用 “ 互联网 +”的模式去解决问题, 可以 和全国 其他省市 院校建 立 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新技术,同时要切实了解“互联网 +”时代受众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 、行为习惯、发展需求等方面,应为受众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活动提供资源、工具和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将传统展品移植到互联网上。高校博物馆应更具开放性,关注受众体验,满足受众多元需求,特别是自我价值实现与提升的需求,激励受众积极参与,利用既有信息创造新的产出,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也是高校博物馆教育意义所在。4